【專家檢討系列三】立委選舉「輸贏」與「新民意」◎王景弘。
2004-12-15

民進黨還是比較老實,不像國民黨那樣善於玩文字遊戲。這次立法委員選舉,民進黨席次及得票率都微增,仍居立院第一大黨,泛綠在立法院的席次也沒有減,但民進黨已經承認「失敗」,「選輸」,黨秘書長張俊雄、副秘書長李應元和鍾佳濱都遞出辭呈,黨主席陳水扁更是主動請辭,一人擔起所有責任。

連戰耍文字遊戲

相反的,泛藍並沒有「贏」,只是保住立法院原有席次,國民黨便像中了彩券一樣,自認是「勝利」,立法院出現「新民意」,而所謂「新民意」者,是指其結果比陳水扁當選總統的「民意」更新,更具當前的代表性。其實論得票率及席次,泛綠並無變化,國民黨的勝利是建立在親民黨的失敗上,國民黨的得票率及席次增加幅度,正是親民黨減少的幅度。連戰把泛藍席位未變、沒有輸當贏,屬文字遊戲,而把泛綠席次調整有利於國民黨當作勝利,那更叫宋楚瑜咬牙切齒。

民進黨承認「挫敗」或「失敗」,在文宣上也造成如此印象,最重要一個因素是在文字遊戲上犯了讓一般期望太高的錯誤。把目標定得太明確,希望定得太高,輿論及對手便以此目標作為檢驗勝負的標準,即使民進黨席次仍有進展,但只要未達到自己定的目標,對手及輿論便會把如此結果視為民進黨失敗。

把期望、目標提高,雖然有鼓舞士氣的作用,但透過如此造勢所得到的印象只是「空氣票」,它可能存在,卻不知道在那◆,而且沒有把握這些「空氣票」會真正流進票箱。國民黨靠它黨國體制嚴厲控制半個世紀,在台灣各個層次都有綿密的組織網,投靠國民黨的地方政客便運用這些組織、地方派系及人脈,來動員選舉。

藍軍易掌握配票

在四萬票左右便可當選的立委選舉,組織戰顯然比吸引空氣票要安全可靠,而這種組織戰需要靠個人在地方上長期經營的人脈,國民黨黨國不分五十年所累積的組織優勢,至少到現在還沒有瓦解,而選民自覺、自主性雖已提高,但在地方性選舉,涉及人情、派系利益等種種因素,其選擇便與總統選舉有所不同。再加上落伍的選舉制度,把「配票」當「民主」,而組織較嚴密的國民黨,比以空氣票為重的民進黨更容易掌握配票。

泛藍保本就算贏

國民黨憑其五十年黨國不分執政優勢,對複數選區選舉的掌控能力,在一九八○年代其組工會主任馬樹禮對黨外人士的談話便顯露無遺。馬樹禮曾約當時黨外龍頭康寧祥的好友、黨外在美國的聯絡人賴義雄長談,目的在讓賴義雄向黨外傳話。馬樹禮的訊息很簡單:黨外要求國會全面改選,國民黨可以接受,但總統直選的主張,國民黨無法接受。他弦外之音即國民黨仍有信心控制國民大會,並透過國民大會選出國民黨推出的候選人當總統、副總統,但總統開放直選,國民黨便無法贏得總統選舉。

這種估計至少到這次立委選舉仍屬有效。國民黨在三年前立委選舉,席次大幅跌落,民進黨成國會第一大黨,但泛藍仍居立法院多數。這次選舉,泛藍並沒有強烈企圖心,只求不大幅失血已足,不讓泛綠衝破半數便算「贏」,因此,提名保守,「總量管制」,泛綠忙於造勢吸引空氣票,泛藍卻在組織上動員,結果得到保本的最低目標。把老本保住就算勝利,可見這個政黨的走向。

但即使是如此,國民黨卻製造所謂「新民意」之說,要求多數「組閣」。這種論調可謂毫無法律觀念,也比喻不倫。國民黨政治學博士所謂的「新民意」,指的是新選舉「結果」,這次選舉的結果比三月總統選舉結果還晚近,就時間上而言是更「新」,但如此比法是橘子比蘋果。總統選舉與立法委員選舉是兩碼事,選舉方式不同,候選人數字不同,所競選的職務、責任不同,立委選舉的新結果並不取代或否定八個月前的總統選舉結果。

如果要比「民意」,立委選舉只能與上次的立委比,如此「類比」才能說立法院是否有新結構,或新「民意」。但就藍綠席次而言,「新」的民意與三年前的「舊」民意一樣,就政黨席次分配而言,國民黨搶了親民黨的席次而有較大幅增長,但仍然是第二大黨,與「舊」民意也無二致。

新、舊民意無異

「新民意」既與「舊民意」無異,則要求依「新民意」組閣更荒唐。立法與行政的職責不同,其權責依憲法規定。憲法既非規定國會多數黨或多數聯盟組閣,泛藍的要求便沒有什麼「依法」組閣的基礎。憲法是國民黨主導修定,白紙黑字,清清楚楚,泛藍不要利慾薰心,連憲法上這幾個大字都看不懂。

美國政治體制,國會有兩院,參院議員任期六年,每兩年改選三分之一;眾院任期兩年,每兩年均全部改選。如此設計,使參院作為持續與穩定力,眾院則更能反應「新」的民意,因此眾院也有所謂「人民的議會」(People'sHouse)之稱。但眾院的改選即使反映「最新民意」,其權責仍然是依憲法規定,在國會運作,並不能就此凌駕參院、總統之上,或要求白宮人事遷就眾院的新民意。

泛藍口口聲聲捍衛「中華民國憲法」,卻說出違反憲法的話。如果泛藍承認總統選舉沒有得勝希望,要以取得組閣權為目標,那他們可以提議修憲,改成國會多數黨組閣的內閣制,不要說些不知憲法為何物的話。

勿沈迷一黨私利

內閣的任命,「依法」仍是總統職權。陳水扁在第一任曾以政治考量,請國民黨的唐飛出任行政院長,郝龍斌出任環保署長,但泛藍並不領情,在國會不斷杯葛,逼唐飛身心交疲而去職。郝龍斌則選擇自認政治有利時機去職。過去四年,泛藍在國會濫權,製造問題,圖以政治鬥爭拉垮陳水扁府,而非以台灣利益優先,盡到立法院的法定職責。立法院有監督和約制行政部門濫權的責任,但立法院的反對黨,為反對而反對,自己便先濫權。反對黨的濫權使民主體制缺乏效率的弱點,更擴大成台灣安全與發展的嚴重障礙,國民黨在「慶祝」保本「勝利」的同時,更應該嚴肅思考台灣的利益,和反對黨的責任,不要只沈迷於一黨的私利。 .....2004-12-15【台灣日報】

   

 
   

黨產條例,拿掉不當字眼親民黨下周付委,橘營重量級人士與...  2004-12-15
有條件與國民黨合併絕不跟「急獨制憲」政黨合作,親民黨:...  2004-12-15
宋楚瑜出國國親合併暫擱置馬英九勸宋向前看,國民黨:宋氣...  2004-12-15
【陳政農專欄】民親聯手,有何不可?。...  2004-12-15

台灣日報社址:台北市信義路二段88號8樓   電話:(02)23919889 傳真:(02)23516799  免費訂報專線:0800-011-199  訂報救台灣:訂閱單  

本網站全部圖文係版權所有,非經本報正式書面同意不得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