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扁宋會」的「兩岸」議題(上)◎王景弘。
2005-02-18

陳水扁總統推動「政黨和解」,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會談已有眉目,陳水扁對會談議題,以台灣民生、經濟為念,把重點放在這方面的合作,宋楚瑜則表明要談「兩岸關係」,因為他願意幫陳水扁「解決兩岸問題」。

「國家認同」隨時代而變 宋楚瑜想談兩岸問題,陳水扁並沒有理由拒絕,即使是各說各話的回應,也是民主體制下對選民有教育作用的公開辯論。這個議題在台灣各政黨及選民之間存在許多混浠不清的定義與模糊的概念,政治人物如果能把話說清楚,在台灣內部至少可以得到某種層度的共識,也有助選民在此項議題上的選擇。

對於兩岸議題,台灣朝野的分歧經常用「國家認同」問題來概括,但「國家認同」的定義隨時代、政局改變有所不同,過去國民黨威權統治,要保持其虛構的法統,防範本土政權出現,對「黨外」、反對運動也要求「國家認同」,他們的「國家」是「中華民國代表全中國」,「中華民國」要「統一中國」。說穿了,老國民黨政府的「國家認同」是反對「台灣獨立運動」和反對台灣民主動的工具。這種定義的「中華民國」,說得再天花亂墜,還是虛構,不但不能取信於國際,也不能取信於台灣人民。

從李登輝總統當政,政治民主化自然演變出來的本土化、台灣化,和特殊國與國關係的論述,對岸開始批李登輝為「獨台」,但國民黨內部除少數舊統治層公開與李分裂外,其他當權者還是為國民黨及「中華民國」的「台灣化」叫好,而民進黨對李登輝藉台灣化替國民黨政權延年益壽的新政暗自叫苦。

台灣「正名」主張很務實 國民黨政權結束,本土政黨上台,「中華民國」的名號尚無法改變,但政治演變使「中華民國」台灣化的走向更明確。陳水扁提出「一邊一國」與「兩國論」是一個模子,「中華民國」與「台灣」互用,指同一「國家」概念,和新近的「正名」主張,都是務實強化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憲法修改以前正式名稱為「中華民國」,但「中華民國」主權在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並沒有「一個中國」的問題。本土人士指主張「一個中國」的統派人士有「國家認同」問題,因為這些人不認同台灣,也不認同「台灣化」的「中華民國」。

嚴格來說,台灣大部份人民可能不滿意「中華民國」這個名號,希望有一天能正名「台灣」,但在「正名」完成之前,它所代表的是「台灣化」的「中華民國」。如果在野黨的少數政客不虛幻的把「中華民國」建立在擁有包括蒙古的中國本土之上,台灣的「國家認同」只存在一個需要長時間才能解決的「國名」問題。

執政者須強化台灣主體

如就民進黨與親民黨而言,兩黨理念有區隔,但那一種主張是台灣政治的主流卻很清楚。民進黨與李登輝的理念一致,堅持台灣已經是獨立主權國家,「中華民國」與「台灣」是一體兩面,如果要改變台灣主權國家的現狀,需要台灣人民自決。民進黨主張台灣成為正常的主權國家,永續維持獨立地位,不能接受喪失台灣主權地位的「一個中國」。對一個曾被外來政權統治一百年的台灣人民來說,這是一個很溫和、很謙卑的主張,但如果台灣人民依民主程序決定接受中國併吞,那是人民的決定,民進黨也無可奈何。

在這個長遠的理念下,民進黨既然執政,自然有權利和義務,不斷強化台灣主權國家地位,強化國家安全,參予國際社會,不斷糾正過去殖民性質的大中國主義教育,而代以正常國家的台灣主體教育。這是溫和、漸進及以民主程序糾正過去被強行「中國化」的過程。 .....2005-02-18【台灣日報】

   

 
   

《游秦會今登場》總統府底限不牴觸台灣前途決議文,親民黨...  2005-02-18
馬踩王地盤佛光山起跑,否認與星雲談政治指連戰已明確表示...  2005-02-18
王金平越洋請安連戰沒說選或不選。...  2005-02-18
馬英九改口設停損◎蘇雅雯。...  2005-02-18
親民黨謀略勝國民黨一籌◎郭碧純。...  2005-02-18
馬英九:造成黨分裂願退選,參選是為了多負點責任讓國民黨...  2005-02-18
台灣國的改變與進步◎羅榮光。...  2005-02-18

台灣日報社址:台北市信義路二段88號8樓   電話:(02)23919889 傳真:(02)23516799  免費訂報專線:0800-011-199  訂報救台灣:訂閱單  

本網站全部圖文係版權所有,非經本報正式書面同意不得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