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婦人揮彩筆 • 大稻埕藝術祭

大稻埕開港以來第一個街道畫會「迪化街畫會」會員聯展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

(引文)洋樓建築藝術品、布業傳奇生涯、南北貨滄桑、歸綏街古老賣春業、大橋頭人力碼頭、百年名店-波麗露西餐廳、狗標服裝行、永樂座、第一劇場。以上種種,都是迪化街畫會獨特又迷人的美術地景。 「這樣一種充滿著地方民俗風、地域風土性格的畫作,是台灣畫壇很少見的美術方向。」策展人劉秀美與畫會成員們,都期待著你我一起來關心和參與。

打破紳士淑女、衣香鬢影,一般人對「畫展開幕酒會」的刻板印象。

跨越台北東區向西行,來到鄰近大稻埕碼頭的「大稻埕美術館」,赫見一對充滿童趣的拼布雞站在門口迎接你;不管你是王公貴族、販夫走卒,出於好奇或滿懷興趣,只要踏入一步,就會發現這裡既質樸又溫馨,讓你油然而生「回家」的感覺。

忘了我是誰的小婦人

牆上掛的畫,距離自己一點都不遠,它們可能出自街坊鄰居之手;你儘管放下一切身段,輕鬆地端杯茶,一邊哈著熱氣,一邊欣賞畫作,或隨時與身邊的「畫主」對話。

這些畫主,大都是非學院派、中年以後才投身畫事的叔叔伯伯、婆婆媽媽,他們的畫,雖然被稱作「國民美術」,以示與美術科班出身者創作的不同,但「名號」卻無損於他們的「畫質(值)」,他們大都因為缺乏專業訓練而顯得談吐靦腆,然而真誠無偽的創作態度,卻不輸任何一位專業畫家。

他們,大都來自大稻埕開港以來第一個街道畫會-迪化街畫會的成員。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在這些俗稱「素人畫家」(較正確名稱是「樸素藝術家」)中,佔有半數以上比例,係來自婚後走入家庭即在柴米油鹽中打滾,忙於相夫教子,為人妻為人母卻每每忘了「我是誰」的小婦人們!

不一樣的美術老師

精於女紅的楊鑾阿嬤(上述「拼布雞」的作者)、喜以立體畫作表現家庭生活文化的林如瑩媽媽,與常帶子女一起上畫會「玩美術」的邱琇華、邱瑤華姊妹檔,都是典型的例子。而帶領他們的劉秀美,更是最不拘形式、沒有身段,很不一樣的「美術老師」。

台原藝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林經甫,就是看上劉秀美推動國民美術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的熱情,才把「大稻埕美術館」交給她經營。虛心地只願以「策展人」而不以「館長」自居的劉秀美,習慣把會員們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看待,也總以「疼惜」的態度看待他們創作的每一張圖。

大稻埕美術館所在地西寧北路,緊鄰迪化街,它是戰後全國五大首富的發跡地,可惜商業活動卻掩蓋了它的文化活力,除了「年貨大街」的印象,一般人對迪化街的美術記憶,也常僅止於前輩畫家郭雪湖於日治時期所畫的一張膠彩畫「南街殷賑」。

和收銀機搶畫家

「要在這樣的美術基地,和收銀機搶畫家是一件有趣的事。」約莫八年前,劉秀美與三十多位畫家組成了迪化街畫會,每星期二固定在永樂市場五樓集會,這也是大稻埕開港以來第一個街道畫會。

劉秀美說:「以往我們透過台灣史情感了解迪化街,如今這些不管年老或年輕的畫者都以他們的青春的內心重新詮釋迪化街。他們以真實的情感創作,以敏銳的眼光透視人生,也將迪化街美術由膠彩畫時代推進到現代美術。」

洋樓建築藝術品、布業傳奇生涯、南北貨滄桑、歸綏街古老賣春業、大橋頭人力碼頭、百年名店-波麗露西餐廳、狗標服裝行、永樂座、第一劇場。以上種種,都是迪化街畫會獨特又迷人的美術地景。

此外,由個人本體自我延伸到對生命、家庭與社會的關懷,亦是畫會成員美術思維的主要元素。劉秀美綜合畫會成員的美術取材,發現還有內在思維的美術探索,中年的情慾迷思、外遇、辦公室戀情等素描,以及一幅一幅將自己對象化研究的「自畫像」,乃至流浪人關懷系列等。

「這樣一種充滿著地方民俗風、地域風土性格的畫作,是台灣畫壇很少見的美術方向。」劉秀美與畫會成員們都期待著,你我一起來關心和參與。

*「大稻埕美術祭」聯展至2/28,開館時間每週二至週日每天下午二時至六時,週一休館。詳洽(02)25552518。 .....2005-02-21【台灣日報】
社址:台北市信義路二段88號8樓
電話:(02)23919889 | 傳真:(02)23516799 | 免費訂報專線:0800-01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