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面對族群問題的執政承擔◎高志鵬。
2004-05-24

誠如陳總統在五二○演說中,對族群問題所提出的:「當前的台灣社會確實存在認同與族群的嚴肅課題,我們不需要掩飾,更不能夠漠視。身為執政者,包括阿扁個人和民主進步黨,都願意率先反省、坦誠面對,並且尋求有效的化解。」陳水扁總統此次的連任,雖是僅過百分之五○選票半數當選,但是他總統的執政基礎與正當性是百分之百的、總統的職權與責任也是屬於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他的執政邏輯與五二○就職演說,必須以台灣百分之百的族群與社群等社會關係去建構,真誠面對當下族群問題、消弭內部裂痕的社會整合,有其必要性。

把時間拉回到五二○就職演說前。面對大選後台灣內部的社會分歧,主要是族群問題,民進黨內各方力量,不斷嘗試就國家認同與族群問題進行和解與整合的動作。

反省新文化論述的兩個前提

或沈富雄立委呼籲民進黨放棄「愛台灣」作為立委選戰的訴求、或吳乃仁前輩所提擱置二○○六年制憲運動為選戰訴求;或部分青壯派黨籍立委所提「新文化論述」吸納中華民國體制象徵資本、由上而下的操作邏輯,在政治上接受中華民國國號國旗等,在文化上承認中華文化是台灣文化的核心,來修補此次總統大選後社會分歧的裂痕。

民進黨內各方力量在此議題著力,其良善的素樸初衷,可以理解。然而,前述各方論述的邏輯或其操作,須仔細考量並反身檢驗自身論述成立的先驗前提,特別是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由上而下的文化操作,以圖解決社會內部的國家認同或族群問題,特別是以中華民國體制的各種象徵資本作為工具,此乃阿圖塞所言「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的作為,這種機械式的文化、無異等同於政權的工具,更易陷入手段與目的之間,交互錯置的流弊。特別是與年底立委選戰的工具性操作相互連結,甚至邀請學者在中常會建構「五五%選票長期執政」的政治論述語言,更易被質疑,真是解決台灣內部族群分歧、進行社會整合、為人民利益為目的?抑或比照早年國民黨黨國體制建構虛妄的意識形態文化霸權,以鞏固政權的利益為目的?

第二、選後的台灣社會確實存在認同與族群的嚴肅課題,不能掩飾與漠視。然而,選後政治分歧造成的政治動盪現象,媒體政治的再現框架,把政治分歧的因果完全跟內部社會分歧的族群問題掛◆,一則過度強化族群對立的問題強度與急迫性,另則把當下族群問題簡化、完全等同於國家認同問題。實則,選後政治動盪,沒有嚴重性的族群械鬥或激情暴動,整個社會並沒有過度被捲入政治分歧的動員,教育體制、資本市場、社會生產也都在正常進行,台灣社會結構已分化到一個程度,呈顯成熟穩定的社會結構。更關鍵的問題是,媒體政治的議題產出,造成認識當下族群問題癥結、因應的族群和解處理方式,嚴重的扭曲與失真。

再次執政的民進黨,要認識與解決當下族群問題的思維模式,應揚棄全然從意識形態領域的象徵資本等著手,機械而單向地由上而下的文化操作,須先釐清族群問題在物質結構或社會經濟關係的真正癥結;也只有透過這樣認識論的框架轉換,才能真實發現與瞭解當下族群問題的脈絡。當下族群問題兩個特殊的變化

這次選後,族群關係兩個相當特殊的變化,讓外省族群在物質結構或政治社會結構的族群地位及生存條件,產生了劇烈的斷裂:

首先,這次選舉客家族群的投票行為在政黨認同上,出現較具規模的認同移轉的集體行為。這使得政治社會結構上、族群地位優劣順序的「階序關係」,再次發生變化。從解嚴之前,外省、福佬、客家、原住民族群地位的權力優劣,到解嚴之後,福佬、外省、客家、原住民的地位順序,在這次選舉之後,有變成福佬、客家、外省、原住民新階序關係的傾向。

再者,這是第一次,民進黨取得過五○%選票基礎的執政地位。過去流亡來台的外省族群,因為沒有土地與經濟資本,在求生存上、維繫社會關係與社會地位上,必須依賴國家機器與黨國體制的資源扶持,近五十年來的生存模式,在這次選後,外省族群第一次面對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威脅,認知到過往依附體制的崩解逝去。

尋見實踐之路的真實亮光

此次選後,選票結果呈現五○%對五○%的情境下,面對三一九到四一○的政治分歧與動盪,泛綠政治菁英與支持者,集體出自於包容的沉默,顯現了高度的自制與寬容的氣度;從文化上來看,台灣移民社會的族群問題,已然走出過去前現代社會的各個族群為求生存、爭地盤的相殘械鬥。陳總統在五二○就職演說中,特別從第二波民主工程,以公民社會的建立以及國家共同體的再造,期許能發展更成熟、理性、負責的民主內涵,經由偕同參與、集體創造的土地認同與共同記憶,超越族群、血緣、語言、文化的侷限,來面對這塊土地上、族群與認同問題。

對素樸面對族群問題、嘗試消弭社會內部裂痕的黨內同志而言,該深切認知到的是,這當然不是陳水扁總統這次五二○就職演說,可以一蹴可幾的,也不是僅僅靠民進黨一黨之力、或者國家機器的單獨操作,就可以成就的。

從認識前述的族群癥結,建構族群和解、讓外省族群獲得安身立命的新社會關係,從陳總統五二○就職演說之後,承擔執政責任的民進黨須與內部社會多元力量間,透過互動辯證的過程、共同協力的行動,從意識形態領域與物質結構交叉進行族群和解與安頓的工程,走向和平共生的、更為成熟的新社會;從文化建構打造國家認同,走向新國家的工程,必然要在這樣實踐論的文化基礎上,奠立樓起的地基,尋見實踐之路的真實亮光。(作者為立法委員、民進黨中常委)

.....2004-05-24【台灣日報】

     

 
   

擺脫一中原則的釜底抽薪之計◎劉明新。....  2004-05-24
【媒體改造論壇】文化立國,請從無線電視公共化開始◎曾國....  2004-05-24

台灣日報社址:台北市信義路二段88號8樓   電話:(02)23919889 傳真:(02)23516799  免費訂報專線:0800-011-199  訂報救台灣:訂閱單  

本網站全部圖文係版權所有,非經本報正式書面同意不得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