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抄千年紙•汁染暮春綢/陳縷
2005-02-23

我的染織啟蒙老師婁經緯先生是個工藝奇葩,他曾長期調查收集台灣與中國的民間纖維材料與染織技藝,經過大半輩子的琢磨與整理,使得自己有如一本纖維工藝的活辭典,任人隨手翻閱,就會發現民間工藝資源的豐富,同時也會發覺老師的工藝造詣原是一步步的土地踏察與雙手經緯所累積而成的。

二十年前,當老師年近六十而人生閱歷也達到圓熟的階段時,一些慕名前往拜望請益的後進日多,有的諮詢工藝發展,有的請教染織技藝,也有的探詢纖維材質的取得與運用問題。大概老師也發覺當時許多後進常有動口不動手與輕忽眼前腳下的毛病,所以偶爾也會用嚴厲的話語棒喝後學,在我的記憶中,他在講工藝材質的開宗明義最是經典,他說:「世界上沒有廢物,只有廢人。」初聞斯言如巨鐘大響,仔細思量後又覺餘意無窮。

自此而後,這如雷貫耳的訓示就經常縈繞耳際,也讓自己對身旁的大小事物不敢輕忽與妄加揣測,對於平日所見的山川、草木與傳統民間技藝開始抱持著學習與探索的信念,同時也想把眼前所學的工藝與自己過往的生活經驗盡量連綴在一起,因而身邊不起眼的平凡草木乃成課題。

台灣隨處可見的構樹原本是一種很重要的資源,但目前卻已少被注目。在人類的文明史上,造紙術的發明與發展都和構樹皮的開發運用息息相關,相傳東漢蔡倫即運用了南方的構樹皮改進了造紙技術,從此,人類知識的記錄與傳播開始加速推進,文化的積澱也快速加高。細長、堅韌而柔軟的構皮纖維造就了細薄、潔白、光滑、耐用的楮紙工藝,楮紙兩千年來即承載著鉅量的文化。正如多數人不知毛豆實為帶莢的黃豆一般,時下很多人也不清楚構樹即「穀」或「楮」,而楮樹也就是我們最常見的「鹿仔樹」,鹿仔樹皮所造之紙即為「棉紙」,棉紙之名乃取其纖維「潔白如棉」之意,並非使用棉花所造之紙。

北魏的《齊民要術》對於穀楮早有詳細的記載:「楮宜澗谷種之,地欲極良,……三年便中斫,斫法十二月為上,四月次之,每歲正月常放火燒,二月中間斸去惡根,移栽者二月蒔之,亦三年一斫,指地賣者省工而利少,煮剝賣皮者雖勞而利大,自能造紙其利又多,種三十畝者,歲斫十畝,三年一◆,歲收絹百疋。」從此我們知道北魏時代種楮是為造紙。

明代《本草綱目》對楮的記錄更為詳細,如:「其皮可績為紵」、「此即今構樹也,南人呼穀紙亦為楮紙,武陵人作穀皮衣,甚堅好。」「今人用皮為冠者」……,「江南人績其皮以為布,又搗以為紙,長數丈,光澤甚好,又食其嫩芽,以為菜茹,今楮紙用之最博,楮布不見有之,醫方但貴楮實……」從此,我們不但知道其樹皮可以織布、造紙、作冠帽,其果實、葉、莖、樹皮、白汁皆可為藥用,嫩芽還可當蔬菜。

《台灣通史》對楮樹的記載為「楮俗稱鹿仔樹,以鹿好食之,皮以製紙。」個人雖不曾養鹿,但小時候家裡一直都餵養幾頭黑豬,從我五、六歲以後,就經常跟父母、兄姊到住家附近摘取構葉回來切剁熬煮作為豬食,進了小學以後,我已可以分攤採構葉的工作,至今我還記得構樹茸毛碰觸到嫩皮膚的刺痛,同時也清晰地記得乳汁滴到灶口灰燼時會立即變成濃黃的顏色,這些童年生活中的苦差事經驗,如今卻常引導我去探討植物染色與纖維研究的可能。

大約在十年前的某一天,當我和二哥回憶起童年在鄉下的餵豬經驗後,就迫不及待地嘗試著構樹枝葉的染色,首次得到了帶有土味的卡其黃,後來添加了鹼劑抽色,即產生了較鮮明的黃色,其後再經媒染劑的誘導,終於能使它呈現出優雅的綠味黃與橄欖綠,如今,當我們在教學時運用了這俯拾即是的構樹葉與構樹皮染色後,同學們都會為它所呈現的柔美色調而驚喜讚嘆不已。有一回,一位三十出頭的女學生說她很愛構樹染的黃綠,她說那種黃綠中帶點淺灰的顏色正是暮春的色彩——年輕中帶有成熟的韻味,輕柔中不失優雅。 .....2005-02-23【台灣日報】

     

 
   

吃元宵話元宵/林明德 ....  2005-02-23
藉燈謎以傳藝/林保淳 ....  2005-02-23
《台灣日日詩》跨年/嚴忠政 ....  2005-02-23

台灣日報社址:台北市信義路二段88號8樓   電話:(02)23919889 傳真:(02)23516799  免費訂報專線:0800-011-199  訂報救台灣:訂閱單  

本網站全部圖文係版權所有,非經本報正式書面同意不得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