舴《非台北觀點》孩子啊,我們的孩子!\楊舒斐
2005-04-01

記得小時候的國文課本裡有一篇課文,大約是說有兩個都叫小明的孩子,一個生長在台灣,一個生長在中國大陸,之後當然就是形容生在台灣的小明有個多幸福的家庭與疼愛他的父母;而生在大陸的小明有多不幸,因為人民公社讓父母也不能與孩子同住……,當時稚嫩的童心對彼岸的孩子付予無限的同情,自然又要興起反攻大陸、解救苦難同胞的「正義之心」。這自是以前台灣反共教育的樣板,只是長大讀了歷史之後,才知當時人民公社的政策早已解除,心中頗有情感被愚弄的悻悻然。而現今資本主義成功橫掃中國之後,對岸孩子的成長條件已不是因共產制度造成的貧窮,反而是因為經濟與城鄉差距出現巨大落差!這在長久以來經濟掛帥並領導社會價值觀的台灣,情況也越來越嚴重了。

前一陣子台北某個著名高級雙語小學鬧出了家長除了一學期數十萬的學費外,還必須月繳數千元的過路費用,因為通到學校的路大概是借了人家的地吧!詳情我們不可得知,只是這樣用金用銀堆出來的教育環境,到底是想教養出什麼樣的孩子呢?再看看離島蘭嶼的孩子,因為幼稚園的設備與師資不足,一百六十八個學齡前兒童,每學期只有六十八個孩子能上幼稚園,所以想送孩子進幼稚園的父母只好在申請入學日那天,在天還沒亮前就去排隊登記。一想到這些靠著經濟發展致富的人,享受著消耗資源而得來的舒適,但核廢料丟棄地蘭嶼的孩子,卻沒有幼稚園可讀,雖然不致因此憤世嫉俗,但總覺得我們以前讀的禮運大同篇,在資本主義的現今社會,還真是一個諷刺的神話。

其實不同階級、不同收入的家庭,自然孩子能得到的教育環境就是不同,所以才有了國民義務教育,讓孩子保留日後在社會上公平競爭的機會;只是台灣社會功利競爭導向的教育內容,一昧強調國際語言的競爭力、強調十項全能的才藝、強調不能輸在起跑點(聽說現在已經有附設英語課程的「托嬰中心」,讓九個月以上的嬰孩上美語課),這種因商業機制被炒作起來的教育目標與方式,讓即使是有同樣受教權的孩子,也會因為經濟差異導致課外沒有錢補習,或是無法追上其它人的程度,而感到差人一等,常常就放棄學業了,失學以後的人生當然是經濟弱勢惡性循環的開始。這種資源掌握兩極化的社會現象,很不幸地從經濟延伸進教育,我想成人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歪曲,恐怕比教改失敗,更深深地動搖著我們下一代教育的品質吧!

而在我們心底,我們到底想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呢?我們真的要讓下一代認為金錢決定階級、決定價值,也決定人生的好壞嗎?其實在歐洲一些先進的社會福利國家,如德國、荷蘭……,他們利用國宅政策,讓不同階級、不同收入的居民住在一起,孩子則一起上同所公立學校,為的是讓不同階層的人有機會生活在一起,這才能增進彼此的了解,進而尊重社會上各種不同的族群,這也才是真正能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真正力量。尤其在這個越來越國際化的社會,人口移動頻繁,學會尊重各種來自不同原生家庭、經濟能力、種族文化的人,才是一種真正適應國際化社會的能力吧!

在宜蘭縣五結鄉的利澤國中,從新生入學起,就要在校內的教學農園一隅學習種菜,每個人都要學著在土地上捉蟲、除草,要學會植物的辨識、要學會天氣轉變跟植物生長的關係,據說同學很喜歡這堂農藝課,下課時還會去看看自己種植的蔬菜;真正能教育孩子「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地方,不就是絕佳的學習環境嗎?學到這樣的價值觀,才能真正讓孩子享用一輩子吧!

或許孩子真正需要的並不是一個父母呵護備至,什麼資源都準備好給他們的學習環境,而是能從環境中學會克服困難、面對挫折,並懂得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日後才能在真實的世界中,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所以昂貴的過路費不如捐給蘭嶼的小朋友蓋學校上學吧!這些孩子日後也都將與我們孩子一起生活在這個社會上,不是嗎? .....2005-04-01【台灣日報】

     

 
   

《台灣日日詩》《敘事詩》憶懷\陳千武 ....  2005-04-01
嘉義車頭\賴瑞卿 ....  2005-04-01
《草嶺記事本{20}》石頭上的臉\陳璐茜 ....  2005-04-01

台灣日報社址:台北市信義路二段88號8樓   電話:(02)23919889 傳真:(02)23516799  免費訂報專線:0800-011-199  訂報救台灣:訂閱單  

本網站全部圖文係版權所有,非經本報正式書面同意不得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