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論壇】陳水扁不兼黨主席是對的◎孫慶餘。
2004-06-24

陳水扁不兼黨主席之議,在黨內外吵翻天,「擴權」說及「一日一變」說不脛而走,以至很少人直探問題本源,即扁是基於何種動機?

不兼黨主席之議在數天前浮出檯面時,關於陳水扁動機的解說包括:一、以總統的超然地位,更便於推動憲改及兩岸工作;二、釋出黨主席職位,更能舒緩黨內接班矛盾。這兩種解說都與擴權無關。會被外界誤會為擴權,應與黨主席的選出方式有關。

扁擴權說極荒謬

其實無論用何種方式選出黨主席,陳水扁「唯一超強」的黨內地位是不受挑戰的。陳水扁2000年完成第一次政黨輪替,2002年讓民進黨躍居立院第一大黨,2004年鞏固政黨輪替成果,也就是鞏固台灣民主進程。對民進黨來說,這些都是歷史性的功業,陳水扁已經不需要另外「擴權」,權力自然匯集到他手上,就像韋伯所說的克里斯瑪型領袖。

因此,近日流傳的「擴權」說是荒謬的。陳水扁已經身兼民進黨主席了,還要在黨內擴什麼權?即使由他指定黨主席,會比他自行兼任更有權嗎?何況任何提案都尚未經過正式討論,可以冠上「擴權」之名嗎?

值得警惕的倒是「一日一變」說。不論是陳水扁變,還是幕僚變,還是立委自行揣摩,陳水扁都不宜再讓外界產生「反覆多變」或「決策粗糙」印象。因為這正是他過去四年最大的致命傷,是單純的319槍擊案幾乎鬧到不可收拾的原因之一。

一個政治領袖最怕言行常遭外界質疑。而多變會傷害誠信,暴進暴退(即快速決定,覺得不妥或遭受指摘後,又快速後撤)即使看似「從善如流」,亦不如「謀定後動」及「謹言慎行」更受信賴。在「暴進」與「暴退」之間,有時停聽看及冷處理,不失為更佳對策。

陳水扁既然不是為了擴權,動機就成了真正需要關注之事。而前述的兩種動機說是合理的:超然的總統地位比身兼黨主席更易化解目前藍綠對峙的僵局,也更便於在兩岸及憲改上做出政績,建立八年總統任期的「歷史定位」。

群雄並起接班隱患

其次,很少「強人」領袖能擺平接班問題,亞歷山大帝國的分裂就是最早的例子。雖然民進黨是民主政黨,接班程序公平公開,選民支持也較一致,不像國民黨,1996年有李、林(洋港)、陳(履安)之爭,2000年有連、宋之爭。但許信良2000年的脫黨參選及許、施等前主席的出走、對立,仍然顯示「群雄並起」是接班的隱患,如果不能善加防範,不只可能影響陳水扁「拚政績」,甚至可能導致民進黨分裂,或讓陳水扁提前成為跛鴨。

接班安排不能不慎

陳水扁辭黨主席,顯然想空出一個職位,在閣揆之外,增加一個活棋(當然,如果年底綠營立委席次過半,立法院長也可能是活棋),讓目前蘇、謝、呂、游等競爭人選各有其位,安排上更加靈活,如同陳水扁近日說的:「劇本其實是可以改的,看你如何努力。」「民進黨不斷在創造模式,未來可能有第五、第六種模式,因此不要爭。」而化解接班內爭的目的,就是陳水扁接下去說的:「最重要的是,朝野不能繼續內耗,政府也不能空轉下去。這是我的使命。必須對這塊土地有交代。」

接班是大問題,絕對不能低估,安排不慎可能對黨、對政治領袖自身帶來傷害。1995、96年,我親眼目睹李登輝的傳位好惡,曾再三建議他不要過早明示,保持靈活。96年5月初李登輝就職前,我更撰文警告:「國民黨已進入卡位接班的激烈競爭期。李登輝在國民黨內像傳統中國社會的大家長,大家長的財產分出去了,子女的敬愛及討好也將隨之喪失,大家長成為『孤單老人』。反之,如果李登輝能成功引入新血輪,則不但變化國民黨氣質有望,而且能因新人與舊人之間的平衡需要,而突出仲裁地位,使個人聲望維持不墜。同時,一個能順應改革也能帶動改革的領導人,永遠不會是跛鴨總統,因為一個經常讓形勢追隨而不是追隨形勢的領導人,很難成為跛鴨。」

細膩操作態度公正

陳水扁的黨內威權不如當年李登輝,所有下屆總統競爭人選又是他的同輩,陳水扁未雨綢繆內部平衡是正確的,他不兼黨主席的動機無可挑剔。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更細膩的操作及態度公正。如果陳水扁能平穩妥切的樹下良好黨內接班傳統,他的「歷史定位」還將加上一筆。(6月23日於台北)

.....2004-06-24【台灣日報】

   

 
   

黨主席直選風波係扁脫口而出的話,邱義仁自承要對此負責。...  2004-06-24
呂稱游蘇不適合參選黨主席說,黨內指不符合公平競爭原則。...  2004-06-24
扁不兼黨主席涉及黨章修正,謝長廷:要有配套措施。...  2004-06-24
與台聯區隔避免被吸走票源,民進黨立委提出重建台灣。...  2004-06-24
成立黨發會,扁欽點呂入列蘇謝游並列,中執會上扁與張俊雄...  2004-06-24

台灣日報社址:台北市信義路二段88號8樓   電話:(02)23919889 傳真:(02)23516799  免費訂報專線:0800-011-199  訂報救台灣:訂閱單  

本網站全部圖文係版權所有,非經本報正式書面同意不得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