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輸在激進策略◎孫慶餘。
2004-12-13

就當選席次與選前估計相差甚巨而言,這次立委選舉對民進黨是一次重大挫敗。選後有人怪罪超額提名,有人歸咎配票失當,其實問題並不出在這裡。泛綠總得票沒有明顯提升,以反映320的「投給台灣一票」及320之後泛藍陣營的倒行逆施,才是問題所在。而泛綠得票不如預期,執政黨後期激進的選戰策略應是主要原因。

民進黨打安心牌即可

320之後,國親聲望大幅下跌,與無理取鬧的抗爭有直接關係。民進黨只要訴諸選民裁判,大打「安定」「改革」牌,藍營流失的民心即可能歸向民進黨,造成選民結構大調整、政黨版圖大移動。7月底陳水扁找我談話,問到年底選舉有何看法,我正是以上述分析回應。我並且建議民進黨不要激進,只需穩扎穩打「接收」即可。我承認當時我對選情相當樂觀。

但民進黨要「接收」泛藍流失的民心,本身必須由深綠轉向淺綠,吸引淺藍及不藍不綠的中間選民。亦即,民進黨必須讓出光譜最左的深綠地帶,給台聯黨經營,以「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的方式,將泛綠的餅做大。這也是「泛綠過半」的唯一指望。(這點我與陳水扁並未深談,因為我相信他了解這點。)

民進黨、台聯必須互補

民進黨沒有能力單獨達成「泛綠過半」,必須加上台聯,才能「泛綠過半」。這注定了兩黨關係必須互補、互為犄角。台聯打「制憲」「正名」牌,民進黨打「安定」「改革」及「控訴」「追討」牌。議題區隔之下,雙方能就能相安無事。

同時,陳水扁也可利用這次選舉,擺脫激進的台獨形象,讓李登輝以在野身分接過棒子。符合「鮑爾風暴」後,美國官員的話:「民主發展必然會使台灣出現獨立聲浪,這是民主常態,美國能容忍。但如果有害美國兩岸政策及台海和平的言行,是由台灣政府高層做出,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美國絕不容忍。」

不幸,選戰到了後期,台聯在李登輝不斷拉抬下,聲勢上漲,由稍早受「鮑爾風暴」連累的欲振乏力,進入否極泰來。此時民進黨突然想要「綠藍通吃」,也開始改打「公投新憲」、「外館正名」牌。

民進黨朝激進方向轉彎,固然壓制了台聯的擴張,搶回了一些深綠地盤,但卻因此導致兩個後果,一是美國再度「不悅警告」,二是中間選民猶疑卻步。藍營的「制衡」訴求此時反而代表「安定」。於是,民進黨的「安定」牌自動失效,中間選民終於被嚇走。既然總得票無法明顯提升,當然超額提名及配票失當的問題也跟著浮現了。

大黨不該做小黨的事

民進黨或陳水扁不願將台獨神主牌放手,不知道大黨有大黨的做法,小黨有小黨的做法,在野黨有在野黨的自由,執政黨有執政黨的責任;身為大黨還做小黨的事,執政者還說在野者的話。結果,明明可以大贏的立委選戰及320以來空前大好的形勢,就白白錯失了。不但「泛綠過半」在陳水扁任期內已無可能,台聯也因「泛藍過半」而幾乎成為無足輕重的小黨。

或許民進黨及陳水扁更在乎的是獨派的宗主地位。如果台聯超過廿席,台聯討價還價的籌碼將大幅增加,獨派宗主地位有可能落到李登輝手上。為此,民進黨才決定改變選戰策略,冒著喪失「泛綠過半」的危險,也要優先壓制台聯擴張。

壓制台聯,泛綠的餅必然無法做大,並且造成民、台二黨「雙輸」。這與國民黨壓制親民黨性質不同。國民黨必須先「安內」,搶回泛藍宗主地位,才能談到「攘外」(對付泛綠)。而民進黨並無「安內」問題,只有擴張泛綠地盤、尋求穩固執政的「攘外」問題。當民進黨為「先安內,後攘外」,而走回激進老路,每天大打口水戰、對罵戰、驚悚戰,泛綠選情就不免於「因小失大」了。(12月12日於台北) .....2004-12-13【台灣日報】

   

 
   

《日本》泛綠互搶造成選舉失利。...  2004-12-13
圓桌論壇蔡英文盼各黨理性問政,吳樹民不解台灣人民做如此...  2004-12-13
邱太三指台海關係不會劇變,林正義教授指美方會向中國施壓...  2004-12-13
《香港》兩岸緩和扁施政恐受阻。...  2004-12-13
《美國》泛藍過半布希鬆口氣,2008年總統大選即將開打政治...  2004-12-13

台灣日報社址:台北市信義路二段88號8樓   電話:(02)23919889 傳真:(02)23516799  免費訂報專線:0800-011-199  訂報救台灣:訂閱單  

本網站全部圖文係版權所有,非經本報正式書面同意不得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