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評論】剖析布希高舉的自由民主大旗◎王景弘。
2005-01-25

美國總統布希連任就職演說,高舉自由民主的大旗,並以促使專制暴政絕跡為目標,他表達的理想主義信念與雄心被認為是甘◆迪1961年就職演說以來所未見。如果他把就職演說的理念化為具體政策,沒有雙重標準的嚴格執行,胡錦濤的中國共產黨政權將坐立難安。若他言出必行,不打折扣,陳水扁總統被迫一再重申的「四不一沒有」,和所謂「公投最好不辦」也可以束之高閣,台灣不必再因專制政權的威脅,而犧牲自由與民主的原則。

終結世上專制暴政

美國總統布希高舉自由民主大旗,有它崇高理想的一面,但也會有它含糊實際的一面。作為標誌布希個人的理想與信念,他要推展自由與民主,掃除專制暴政與恐怖的宣示,與美國傳統理想相聯結,是一份未來的歷史文獻。他的信念是一個長期努力的目標,他並沒有說要如何、及何時達成這個崇高的理想。他談的是抽象的原則,而不是具體的政策。

把它當布希二任外交政策的指針看,布希的自由民主大旗,卻有針對世界新情勢的明確認知。這項認知是美國知識界「新保守主義」的看法,也是「九一一」恐怖分子攻擊紐約世貿大樓及國防部之後,布希外交政策的主軸:只有自由與民主體制普及,美國與世界才能更安全與和平。布希政府認定動盪最激烈的中東地區,沒有民主改革,只會滋長仇恨與恐怖,危害和平與安全。因此,他去年宣布尋求中東和平的政策,便以鼓勵中東國家民主改革為重點。

現在布希把這個原則再加提升,論定「美國境內自由的續存,日益依賴其他國家獲得自由。今天世界和平的最佳希望是自由在全世界各地擴展。」布希經過「九一一」有此體驗,台灣過去幾十年歷史,對此體驗更深:它的民主、自由、和平與安全不斷受到中國這樣一個不民主、不自由國家的威脅。如果自由與民主在中國取得勝利,台海的情勢就不應有現在的不確定感與危機。

基於美國自由與世界其他國家自由、民主的成長息息相關,布希宣示美國的政策是要「在各民族與文化尋求及支持民主運動及體制的成長,並以結束世界上的專制暴政為最終目標。」他說,美國將表明「與美國保持良好關係,需要當事國政府善待其人民,藉此鼓勵其他國家的改革。」這席話對北京可能很刺耳,但對許多期望民主改革的中國人民卻是精神上的鼓勵。

民主改革雙重標準

美國支持民主改革的政策,應用到中國可能就有雙重標準。卡特政府高舉人權外交大旗,卻可以無視中國當年比現在還嚴重的摧殘人權,而與之建交。雷根是反共健將,但為反蘇聯那個特大號「共」,而以不同標準對待中國這個小號「共」。老布希眼看天安門的鎮壓與屠殺,卻表面強硬,私下急於重修與中國關係。柯林頓強調要人權與貿易優惠掛鉤,卻虎頭蛇尾,被迫給予永久最惠國待遇。

布希政府可能還是以中國在北韓、大舉毀滅武器擴散問題上的合作,及經濟、貿易上的利益,而給予雙重標準。例如,新任國務卿萊斯在參院的任命聽證中,提到當前世界六個專制暴政的前哨,包括古巴、緬甸、伊朗、白俄羅斯、北韓及辛巴威,就是沒有提中國。實際上,中國與古巴、北韓是目前僅存的典型共產主義專政,中國人民連要公開追悼反對以武力鎮壓天安門學生示威的趙紫陽都不可得,但萊斯卻沒有把中國列入專制暴政的「前哨」。

依萊斯作證時所提出檢驗自由社會與否的標準:「如果一個人不能到城市廣場自由表達意見,因為有被捕、被關、或受身體上傷害的憂慮,那他是活在一個恐懼的社會,而不是自由的社會。」依照這個標準,中國是一個恐懼的社會,而依萊斯的主張美國應「努力不懈,直到每一個生活在恐懼社會的人最後都贏得他們的自由為止。」

布希理想萊斯執行

中國可能仗著它「國家大」,在聯合國據有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不會把布希的理想化聲明當一回事,但它政權的屬性和它對外事務有破壞地區均勢、穩定及損害美國利益的傾向,使許多美國政府內外人士認為它是美國的潛在敵人,而中國也有許多政府及學界幹部認為美國對中國政策,基本上還是要以和平方式達成中國政權的改變。美國與中國在自由民主價值體系上明顯的分歧,中國不施行民主在內部引起的問題,或對外破壞和平與均勢的作為,都將衝擊與美國關係。

布希就職演說高舉自由民主大旗,最重要的意義是他並不因為陷入伊拉克困境,而改變推展自由與民主才能保障美國及世界和平與安全的理念。他沒有明提伊拉克或阿富汗,但是,他的說詞實際上即在為使用武力在阿富汗與伊拉克建立民主而辯護。布希提出的理想,將由新任國務卿萊斯執行。

萊斯在參院聽證時,已經把布希這個長程目標列為她工作的重心,她提出當前美國外交的三大任務,全部與自由民主有關:團結民主陣營以建立基於共同價值及法治的國際體系;強化民主陣營以對付共同威脅,及在全球推展自由與民主。她所稱「歷史最明確的教訓是當自由盛行時,美國及世界都更安全」,正反映布希就職演說的主題,而她宣示美國必需運用外交以建立有利於自由的均勢,更反映美國外交要藉推展自由民主,以保障和平與安全的任務。

促中改革讓鄰國安全

萊斯把日本、韓國及澳洲視為美國在東亞太平洋地區嚇阻共同威脅與促進經濟成長的主要伙伴,而把美國與中國的關係置於此主要伙伴之下,宣聲美國與中國在共同利益問題上正建立「坦率、合作及建設性關係,但仍承認我們在價值問題上有很多分歧。」這是比較務實的立場,不但改變美國傳統上在東亞以日本或以中國為重的選擇,而且把日、韓、澳列為在地區的「主要伙伴」,正反映布希所宣示以自由民主為重的標準,這是布希二任外交政策可喜的現象。

中國沒有自由與民主,台灣安全與和平深受威脅,布希的理想與認知與台灣的體驗正符合若節,希望布希總統能執著自由民主的理念,盡最大影響力,促使中國改革,讓中國人民獲自由與民主,也讓它鄰國的安全與和平免於中國專制暴政的威脅。 .....2005-01-25【台灣日報】

   

 
   

高市長改選三分天下。...  2005-01-25
謝子弟兵下波異動可望入列,李文良、林耀文、方來進、張豐...  2005-01-25
【人物側寫】一路挑戰謝長廷再攀高峰◎嚴家同、張啟芳。...  2005-01-25
謝長廷組閣南台灣盼大利多,南社期許調整重北輕南學者肯定...  2005-01-25

台灣日報社址:台北市信義路二段88號8樓   電話:(02)23919889 傳真:(02)23516799  免費訂報專線:0800-011-199  訂報救台灣:訂閱單  

本網站全部圖文係版權所有,非經本報正式書面同意不得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