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何必走到「雙輸」之局◎孫慶餘。
2005-03-16

中共不顧國際及台灣反對,悍然通過「反分裂法」,將台灣問題「內政化」(否定中華民國),將近年「大陸和台灣同屬一中」的彈性說法「硬性化」(「同屬一中」仍然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將台灣海峽「內海化」(警告美日不得染指)。中共總理溫家寶還在國際記者會上挑明:「解決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外國干涉,不希望外國干涉,不怕外國干涉。」90年代以來中國極力否認的「中國威脅」論,終於成為「自我實現的謊言」,中共胡溫體制所標榜的「和平崛起」或「和平發展」,終於不攻自破。

中共既要和平又要反霸

胡溫體制把「軟的更軟,硬的更硬」操作成「軟的變硬,硬的不軟」,這顯然和中共現階段自我矛盾的政策有關。中共既要「和平」,又要「反霸」;既想「和平崛起」,又想挑戰美國「單極世界」(中共主張的「多極世界」,其實是挑動歐、俄、亞、非、拉及中東回教勢力,與美國對抗);既思「韜光養晦」,又不忘情「有所作為」(積極扮演「反霸」及「戰略平衡」角色);既對台灣談和解,又制訂出「反和平法」(即「反分裂法」),把武力侵犯他國(中華民國)及武力威脅和平、民主、自決「合法化」、「正當化」。這種愚蠢而矛盾的行為,不證明胡溫體制「兩手策略」高明,只證明他們「邯鄲學步」,沒有美國的條件及優點卻想學美國,徒然造成人類和平及全球秩序新變數。

阮銘二月底發表的《中國胡錦濤政權的危險動向》一文,指出胡溫體制與自由為敵、與和平為敵、與人民為敵的三個動向:「國內強化箝制言論、信仰自由、宣示『政治學北韓』,啟動法西斯專政機制,與自由為敵」、「對外軍事霸權擴張,制訂『反分裂法』,全球搜購現代化武器,準備戰爭,與和平為敵」、「粗暴壓制中國人民悼念趙紫陽,與人民為敵」。

台灣應向世界宣誓主權

這三個動向,「破滅了中國知識界及民眾對『胡溫新政』的期待,認識到胡錦濤政權『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口號的虛偽」。

但中共暴露了「中國威脅」本色,絕不表示台灣也該向中共看齊,做出同樣不入流、反和平、反文明的舉動,例如叫中共「懺悔」或咆哮對罵或「以暴易暴」。台灣過去二年失敗,正因為沒有掌握文明世界行事脈動,那就是和平、講理、可預測、面對強鄰打壓而爭取同情,有尊嚴而不激亢、民主自決由下而上而非由上而下(包括制憲、正名都該由下而上推動)。如果這次台灣要成功,同樣不能重蹈覆轍,再搞過去的「童子軍模式」,把台灣好不容易獲得的國際同情白白浪費。

台灣應該向世界發聲,嚴正宣示中華民國國家主權;聲明台灣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要求中共政權刪除無助海峽兩岸和平的「非和平」條文;呼籲兩岸問題只能以和平方式真誠解決;台灣及台海問題絕對不是「中國內政」;兩岸現狀中共不應片面改變;中共以法律「併吞」台灣、否定中華民國,就是片面改變現狀;中共威脅台灣的民主現狀及自決權利,就是違反國際法,違反聯合國人權公約(第一條「所有人民都享有自決權」)。為了表達反對,民間團體及各政黨還可採取遊行,共同向國際展現反侵略、反併吞、要和平決心,但不能藉機搞台獨,也不宜有統獨對抗傾向。「舉國團結,一致對外」是目前贏得國際同情、重視的不二法門。

另一方面,屬於全球分工及民間交流的部分不應停止,需要調整的只是總體決策方面,而且需視中共的善意與否進行調整。如果中共願意修改憲法,把「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神聖領土的一部分」改為「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尊重兩岸「治權分立」現狀,或同意經過若干時日良性互動後,主動刪除「反分裂法」的非和平條文,台灣就應視中共為有善意。

通過反分裂兩岸漸行漸遠

台灣需要和平,中國也需要和平。當台灣進入非和平的軍備競賽(美日宣布台灣海峽為兩國「共同戰略目標」,正是針對中共「反分裂法」而來,後者是因,前者是果),或中共以「反分裂法」任意威脅中華民國的和平、民主、自決,兩岸必將漸行漸遠,中共爭取「廿年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建設目標也可能因此落空。這對兩岸正是「雙輸」之局。台灣固然不幸,中國也同樣不幸。兩岸又何必走到這步田地?

(3月15日於台北) .....2005-03-16【台灣日報】

   

 
   

學生組衛台聯盟今午台大靜坐。...  2005-03-16
學術藝文界齊向中國怒吼,不分藍綠政治立場發表「以自由與...  2005-03-16
有參與326衝動但怕被誤解,謝諷溫:用槍動武傷骨肉。...  2005-03-16
立法院不做共同聲明。...  2005-03-16
連戰不參加326遊行。...  2005-03-16
《326遊行》吳澧培:扁應站出來向中國嗆聲,擬在國內登...  2005-03-16
外患當頭泛藍利字擺中間◎張國政。...  2005-03-16

台灣日報社址:台北市信義路二段88號8樓   電話:(02)23919889 傳真:(02)23516799  免費訂報專線:0800-011-199  訂報救台灣:訂閱單  

本網站全部圖文係版權所有,非經本報正式書面同意不得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