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9

 

「政績」需要經年累月◎葉海煙
2005/7/10
 
 

 日前行政院公布今年6月的政績,共有39項上榜,除了「治安」獨缺之外,可說琳琅滿目,其中,農委會和經濟部共上榜13項,就佔了三分之一,在24個部會中表現最佳。而這顯然是由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成績,公正性與實效性仍然有待觀察—連加強飛魚保育以及由教育部與體委會協調公視取得王建民的出賽轉播權,都上了榜,這樣的計算方式到底有多少公信力,更是個大問號。

 其實,每月公布政績,是難免會過於細瑣化、零碎化,因為偌大的政府負責如此龐雜的「一國之政」,其所涉及的範圍,是已幾乎涵蓋了人民生活的整個內容,而許多政務又必需經年累月才看得出成效,才測得出有數據支持的結果—一棵樹要結出果實,總得給它一定的時間,而一個政府要想結一些人民可得而共享的善果,更不能不經過相當時程的努力。事實上,累積每月的政績到一整年,再經過一年、兩年甚至於三、五年的持續,其間又是否能按一定的比例(正比例)地漸進發展,這仍有許多難以掌控的變數;也就是說,以一年為單位(或更長的時間),所謂「政績」的算法,很可能和每月的算法會有很大的不同—可能是基準不同,也可能是立場不同,甚至是主觀的感受不同。

 而就行政的方向與歷程而言,民主化與公共化的主軸無論如何都不能變,但應時、應變以至於因應各種突發狀況的能力與效力,則是主政者必須不斷予以檢討,並要有充分之準備以全面強化之主要課題。因此,在「拚政績」的同時,顯然必須在施政的計畫與推動所涉及的相關標準之下,以所謂「黃金三角」(經濟發展、社會公義與環境永續)為基點,開發出更有前瞻性與開創性的施政能量—不僅要有創意,要有策略、要有步驟,而且還要有持續力、發展力以及公信力。就因為台灣社會日趨多元,但卻也得同時不斷強化內聚力與認同感,所以為政者是越來越可能吃力不討好。但無論再怎麼「不討好」,為政者也是得「吃力」地拚下去,而絕不能炒短線、走捷徑,甚至耍花招,變把戲,是寧可暫時沒有「政績」可算可看,也得放眼未來,關注民心,又何必斤斤計較每個月的帳面成果?也許,每一年或每三年的政績才更為重要,而「黃金三角」中的「社會公義」則更需要全民一起來投入,又豈是一個月的短程能夠全般體現?

(作者為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


 
「全民指紋建檔」的利弊◎曾肇昌 ...(more)
 
這種思維模式可別害慘了台灣◎李永成...(more)
 
改善環境拚奧運◎鄭正義 ...(more)
 
教羅TLPA對通用拼音相煎何太急! —揭開專業批鬥外行...(more)
 
該不該申奧不是重點◎鄒亞璇 ...(more)

台灣日報社址:100台北市衡陽路10號8樓   電話:(02)23116578 傳真:(02)23116047  免費訂報專線:0800-011-199  訂報救台灣:訂閱單  
本網站全部圖文係版權所有,非經本報正式書面同意不得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