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台灣的文化人權◎劉初枝。
2004-12-07

地方與中央政府在先後政黨輪替後,固然回復台灣多元文化與促進認識自我文化上作了相當多的努力,但礙於數十年黨國體制的僵化教育所塑造出的文化與環境,使得相當數量的教育文化行政人員仍然難脫制式思維模式,最明顯的例子是文建會提出未來四年的十大建設中增加體育館等文化藝術活動設施,讓人不禁想到在國民黨執政時代,有二大特色:一方面,各種公共建築物的興建,造價、品質與所費的建造時間往往不能與民間建物相比;另一方面,文化建設重視硬體甚於軟體,以至於撥款給各地方自治團體所建設的「文化中心」,往往有殼無魂,未能有效經營出品質、推廣文化寬容及提昇人民的人文素養。

開放及整修公有建物

政府組織變革,勢必導致辦公用的公共建物重新規劃。我們建議文建會與財政部(國有財產局)、作跨部會及中央地方伙伴溝通,全面清理現存國有及地方公有建物房屋,經評估不再適宜作辦公用而以另新建現代機能之辦公廳(樓)為最經濟者,可考慮將舊有公有建物保持原貌加以整修後,移作地方的演藝廳、博物館、美術館,委由各地方人民自發性組成的文史工作室透過考核與公開競爭在政府監督下去經營。新建體育館場設施最好能與社區圖書館有空間上的開放聯絡,讓人民近用者視野開闊,各項建設能讓人民有亮眼、心情振奮,也就是「物超所值」的感覺。

台灣各地市街的風貌,從早期整齊的平房,到日本統治時期興建的二、三層東方巴洛克排屋(如新竹湖口老街、台北市迪化街)都呈現出台灣特有的建築風格。如今,東方巴洛克排屋已在台北市衡陽路與重慶南路消失殆盡,更多二、三十年前新成立的毫無美感的市街與民間的醜陋公寓建築在台北市和其他各地出現,呈現出的是一個無長遠規劃的市容街貌,這是無知或隨性的人民和無知或無能的公務員共同營造出的景觀。在二十一世紀的現在,應該儘速補救,才能讓台灣集體的生活文化品質與國民平均所得相匹配。可行之道是以減稅或公費設計鼓勵四樓以下排屋與無電梯公寓外觀更新。

整頓鄉村與城市風貌

在作此推動前,可透過學術界及建築實務界的合作,規劃出一個二十一世紀台灣特色的建築風格,具節約能源、防水性佳、抗風震,在建物秀面(facade)上又能表現出傳統圖藝。在此之前,似乎可以先去發掘模範建築或評比各地現有的優品建築,以供規劃的參考。更可將這些已發掘或評比出的優品建築景照全台在各地方「文化中心」巡迴展出。媒體並配合報導、宣傳與製作談話性節目。由於政府對外觀更新的鼓勵,勢必引發所有人或居住人對房屋內部的整理,進而提昇住的品質。

至於鄉村,農村原本是台灣最美的,寧靜樸實,但是經各自改建的農舍樓房大多已失去特色,這也有待全國頂尖的建築師群與地方政府建管機關去發覺目前現存最美、最有台灣味而具現代營生機能的幾種農舍漁家,以作為範本,供農漁家未來改建或更新的參考。

幾十年的單面而閉鎖的教育,加上人性的自私、怠惰、苟且,台灣出現人民以避稅而不以納稅為榮的奇特社會現象。政府如何用有限的國家財源去滿足人民各式各樣的無窮需求,是一個非常艱難的課題。不如因勢利導,以一定額度的減稅與免費的專業諮詢(類似平民法律服務或律師義務辯護),鼓勵民房合乎環保的舊屋更新,達到雙贏。德國二十年前一些老城民房的經驗亦可供各級政府的施政參考。

促進藝術展演與欣賞

心靈改革需要觸媒。這個觸媒是「感動」。感動來自接觸。鼓勵文化接觸是建設於無形。國內,尤其台北市,每年有甚多高水準的國內外藝術團體的表演,藝術的表演者最需要的是觀眾的欣賞。國家劇院與音樂廳的表演通常不會滿座。我們建議主管機關與主辦演出的單位、團體協商,建立賸票促銷制,其一是:開演前半小時的賸票以半價在展場窗口零售;其二是:開演前半小時的賸票以極低的統一價提供給在學的青少年學生,同樣的統一價亦提供各地學校得以為學生作集體觀賞之安排。這種情形筆者在德國曾經歷過,是藝術生產者與消費者雙贏的策略,我們應正視受教育中的青年學生,他們不但是廣大的潛在觀眾,更是國家民族未來發展之所繫。

台北市政府為慶祝建城一百二十年,目前在中山北路的撫順公園辦路邊楓葉咖啡座,慘狀先不說,其斜對面的人行道已經從周末假日優美的散步路成為廉價衣物的攤販集中地,敗壞市容的程度,實在讓想周末在三線路上散步的老台北市民痛心。

(作者為總統府國策顧問) .....2004-12-07【台灣日報】

     

 
   

要選票謹守競選七戒!◎謝赫民。....  2004-12-07
寬頻城市或是空瓶城市◎王冠棋。....  2004-12-07
曹長青為什麼支持台灣獨立(下)◎康尼....  2004-12-07
我感我思....  2004-12-07
威脅現狀的中國國族主義(上)◎艾頓....  2004-12-07

台灣日報社址:台北市信義路二段88號8樓   電話:(02)23919889 傳真:(02)23516799  免費訂報專線:0800-011-199  訂報救台灣:訂閱單  

本網站全部圖文係版權所有,非經本報正式書面同意不得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